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央广网北京3月8日消息(记者刘会民 马喆 潘毅)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与会委员们表示,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发挥自身优势,更好支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为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贡献智慧和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北京市第四中学校长马景林委员在联组会上向总书记汇报了如何依托学校课程弘扬传统文化。

马景林:学生在学校里边所受教育,最核心的我觉得是理想信念的树立,总书记讲到德育为先的认识、五育并举的措施和路径,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是有着特殊价值和意义的。作为一个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也愿意付出自己的努力,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德育贯穿于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全过程,让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郑家建委员印象深刻。

郑家建:为什么培养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关于教育的理念。要把德育为先贯穿在我们教育的整个过程,把总书记重要指示贯穿到我们的教学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让我们的学生在素质、能力的提升上,价值观的引领上有更大的作为和空间。

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根本在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眼现代化需求,适应人口结构变化,统筹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统筹政府投入和社会投入,建立健全更加合理高效的教育资源配置机制。

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委员: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这一块发生了很多变化,从优质普惠到优质均衡都有特别好的成效。我们教育工作者也应该积极应对学龄人口变化,把准变量、做强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优化基础教育资源配置。

职业教育如何更好服务产业发展,一直是河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张运凯委员特别关注的问题,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他深有感触。

张运凯:要把劳模精神、劳动精神,还有工匠精神融入我们职业教育的培养全过程,提高学生的职业修养和职业精神。实施校企协同、思政育人,解决“有岗无人上、有人无岗上”的问题,让学生到企业一线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

北京邮电大学校长徐坤委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教育带来了变革性的影响,但是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我们学生的启智和心灵等人的基本素养的培养。我们要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打造一个融合教育、科技、人才培养为一体的产学研合作的创新生态,为教育强国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实施好基础学科和交叉学科突破计划,打造校企地联合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效能。

九游平台生命科学与医学部教授崔亚丽委员:教育是久久为功的事情,但是本身它有一些地方又是迫切需求的。我们要以新医科建设为切口,有效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更注重在新医科建设过程中的综合性人才的培养,把更多的技术转化成产品,能够更好服务我们全国的老百姓。

原文连接:习近平总书记在民盟民进教育界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_央广网

< 上一篇

图来了!回访与总书记面对面交流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他们这样说——

【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下一篇 >